【保密宣传】警惕!这些身边的泄密案例,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敲响警钟
创建时间:2024-06-13

案例一
违规透露涉密经济数据

伍某在某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工作期间,违反保密规定,将其在价格监测分析专家咨询会上知悉的、尚未对外发布的涉密统计数据25项,向证券行业从业人员魏某、刘某等15人故意泄露224次。经鉴定,上述25项统计数据均为秘密级国家秘密。最终,伍某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,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。
案例二
企业公开宣传放松审查

某杂志社组织评选先进典型人物,某军工企业向该杂志社报送候选人的有关情况时,未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,导致含有涉密内容的先进事迹在杂志中刊登。事件发生后,有关部门及时发现,对刊登涉密内容的杂志进行了销毁,没有造成严重的泄密后果。
案例三
涉密通知违规发微信群

对策建议
经济数据严保护,关乎经济稳运行
1.及时界定涉密经济数据属性,明确区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。
2.完善数据收集、存储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、提供、公开等各环节保密管理,借阅、复制、报送、交换、提供涉密经济数据,应履行审批、登记手续。
3.对知悉、接触涉密信息的企业员工进行保密提醒,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披露涉密经济数据。
4.组织进行保密审查。
商务谈判重保密,谈判桌上守纪律

对外宣传需谨慎,保密审查做在前
3.对媒体记者进行保密提醒,明确宣传报道的保密要求。
委托服务事贵密,严格审查保安全
集团要闻
2025-01-14
2025-01-14
2025-01-13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9
2025-01-05
2024-12-21
2024-12-20
2024-12-19
2024-12-17
2024-12-17
2024-12-06
2024-12-06
2024-12-06
2024-12-04
2024-12-02
2024-12-02